财新传媒
《中国改革》总第374期
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 2015年第1、2期合刊 出版日期:2015-01-15
封面专题 Cover Feature
新常态:中国经济过大关

新常态 大逻辑

2015中国经济五条主线

潜在增长率究竟几何

《中国改革》第374期
前言FOREWORD
理智之年
《中国改革》要形成自己的思想力量,它既不高深,也不复杂;它是常识,是公理,也一定能为普普通通的民众理解、接受,并付诸行动。——子曰:道不远人
调查IN-DEPTH
浙江:改革破解“生死结”
财新《中国改革》记者 汪苏 张进
浙江改革已形成完整框架:通过限制政府权力,重塑政府和市场边界;通过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民财产权,调整城乡关系;通过全省空间整体布局,改变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调节地区关系以及经济与环境关系
李强谈浙江改革
财新《中国改革》记者 张进 汪苏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刺激’。现在中国最缺的是激发民间创业创新活力的制度供给。浙江要以制度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这应该是符合浙江实际的改革发展逻辑。”
经济ECONOMICS
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张军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完善顶级层面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思路,就是成立一个由国务院领导挂帅的、由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参加的国家国有资本管理委员会,将现在的国资委、社保基金理事会等改为其办公室或办事机构,对委员会负责
货币政策新框架的探索与搭建——对2014年货币政策的回顾及对2015年货币政策的展望
赵幼力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松紧适度”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整空间和弹性都还很大,预计2015年货币政策可以概括为“稳定总量、优化结构”八字方针
从美元隐痛看人民币国际化政策的着力点
孙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
现在美元不会让位,人民币也没有登基的实力。包括利率和汇率政策在内的短期政策应该根据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和市场需求来定夺,而不是囿于是否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走出新股“定价迷途”还须辟新路
郭雳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要解决新股定价难题,除了坚持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整体方向,引入新股发行“美式招标法”定价或可一试,正在修订的《证券法》应对其预留空间
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再读张培刚先生的《农业与工业化》
史晋川 浙江大学教授
中国近30多年来大规模的社会制度变迁和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历程,无疑再次证明了张培刚先生的这部著作是一部历久弥新的发展经济学经典之作
国是POLITICS
教育改革的最大红利是什么
朱永新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重启教育改革,就是希望能够真正地为教育松绑,解放教育的生产力,真正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治理GOVERNANCE
冤假错案是怎样酿成的
何家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每一起冤案的发生往往都是多种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违背规律的限期破案、先入为主的片面取证、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徒有虚名的相互制约……
深圳、浙江和天津统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比较
胡颖廉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市场监管局与食药监局并列的深圳模式,可以被一些监管基础较好的地区借鉴
地球PLANET
巴黎气候会议:最后的机会
财新《中国改革》记者 王玲
近20年后,气候大会再临关键时刻。欧盟之外,中美首度联合发力,2015年大会东道国亦展开浑身解数。如何实现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内的目标,巴黎被期待
史蒂芬•科恩:雾霾会教育年轻人成为环保主义者
财新《中国改革》记者 崔筝
长远来看,环境管理带来的好处将远远超过其花费,也许对于某一家公司,或者在某一个时刻点的维度上看不到这一点,但对于总体社会来说,一定是这样
影像PROFILE
罗斯高:不只做旁观者
财新《中国改革》记者 徐和谦
陈辞于庙堂之高、奔走于垄亩之间的人生轨迹,让他比绝大多数中国问题研究者获得了更多的实际改变中国的机会
史通HISTORY
“七五”计划建议的起草过程
高尚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体改委原副主任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争取在五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奠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改革
随想PROSE
论“解释鸿沟”
梅剑华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
放弃了孤立空洞的主观感受说法,不可逾越的解释鸿沟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不过它不是被科学解释所填平的,而如维特根斯坦所言:它是在理解中被消解的
峰会SUMMIT
新常态 新改革——第五届财新峰会专辑
构建大格局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改革正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顶层设计要有大格局,具体实施同样需要大格局。艰难困苦已成过去,前路仍然崎岖漫长。希望在前方
朝向2020
政经格局明晰,改革纲领已备,次序初定:承认市场决定性作用,国资国企再改革,金融市场化只待最后一跃,以土地改革再造农村……2020年前这场“全面、深化”改革将重塑中国,全世界都在期待
法治维新
十八大后的反腐正向纵深扩展,以治标赢得时间。高扬法治,从体制机制上铲除腐败根源,是反腐的治本之道。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何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推进反腐败法治化为突破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财税体制重塑:政策与影响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2014年提速: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改预算法的决定,新《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9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10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
环境:拐点何时来?
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已给公众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还会继续影响未来。那么,中国何时能到达环境拐点,即环境停止恶化,走上好转之路?
互联网金融:颠覆与创造
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热潮翻涌,短短几年已形成与传统金融分庭抗礼之势……
土改、城镇化与经济转型
土地改革事关城镇化推进,事关经济转型和社会公平。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土改市场化及还权于民方向,引发新一轮热议。规划与市场的关系、增值收益如何分配等理论问题,已争论多年,随着现实矛盾积累,种种疑惑亟待厘清。市场期盼新一轮土地改革的实施方案尽早出台,中国城市也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教育和医疗改革:市场创造新机会
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直落后于经济改革,甚至落后于政治改革。滞后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瓶颈。教育改革如何推进?
麦金农与中国经济改革
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是极少数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海外经济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