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总第396期
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 2017年第6期 出版日期:2017-11-01
封面专题 Cover Feature
- 数字货币:理论基础和前景
前言FOREWORD
- 开放的自信才是真自信
- 杨哲宇 《中国改革》常务副总编辑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显得自信并不难,难的是自信得开放、自信得清醒,起码要自信得有依据
经济ECONOMICS
- “土地财政”是伟大的制度创新吗?——兼与赵燕菁商榷
- 路乾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 要促使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增加土地与住房的供给,提高城市化的效率,积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就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土地市场
- 房地产的病源是供需错配
- 胡伟俊 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 中国房地产问题的核心,不是泡沫,也不是货币,而是供需错配
- 张家口的风电为啥送不进北京
- 袁家海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 罗国亮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 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发展空间的矛盾,使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空间受到限制。必须打破“省为实体、自我平衡”的现行模式,构建更大范围的统一电力市场
- 改革竞赛:来自印度的启示
- 卓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室主任
- 黄霞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
- 印度通过“改革竞赛”重塑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改革动力机制,以公开透明的量化考核,形成改革的正向激励。中国可借鉴印度改革的一些思路,重构改革评估框架,推动各地从“GDP竞赛”转向“改革竞赛”
经济ECONOMICS
- 财新时间 | 萨金特:大数据不会 使计划经济复活
- 采访人 王力为 财新记者
- 袁小珊 《财新时间》主持人
- 嘉宾 托马斯•萨金特 美国经济学家、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 人们习惯性地忘记上次金融危机的苦果,忽视正确的建议,以致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却无法准确预测
- 中美在对外投资领域的差距
- 盛思鑫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
- 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是一体两面,二者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偏废
治理GOVERNANCE
- 优化企业家营商环境待落地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
- 周东旭 财新记者
- 任何政策一定要有明确的规则,要透明,不能搞制度歧视
- 药品体制改革正逢其时——对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方案的解读和几点补充意见
- 贾平 公共卫生治理项目执行主任;美国圣玛丽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旨在去除过度的行政管制和行政垄断,逐步代之以市场化的竞争和制度化的规制。如果能够扎扎实实落地执行,将为全面深化药品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 良序市场运行的制度基础
- 朱俊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 建立一个符合人类经济社会运行基本法则和且能增进全社会人民福祉的现代国家制度,仍是当代和未来中国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治理GOVERNANCE
- 大数据是否需要被监管
- 张一清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 掌握大量数据的渠道应该被近似看作公共事业
地球PLANET
- 谁该为气候变化埋单
- 凯瑟琳•厄尔利 谭•科普塞
- “归因科学”的进展意味着,对因气候变化而境遇恶化的极端天气受害者的资助,未来可能找到新的资金来源
随想PROSE
- 傅高义的境界
- 赵树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 “活着为了工作(live to work)”,而不是“工作为了活着(work to live)”。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颐养天年”。也许,读书写作,就是他们颐养天年的方式
- 《发现的时代》:向文艺复兴汲取智慧
- 张兰太 田佳玮 财新记者
- 人类正处于十字路口,我们需要欢迎天才和多样性,保持开放;听从科学家和专家的意见,防范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重新绘制我们的政治、经济和头脑中的地图,追求更公平均衡的发展
- 拨开迷雾,读懂中国经济
-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副院长
- 改革和增长不是此消彼长、有此无彼的关系,改革可以提高潜在增长率,至少户籍制度改革能够做到这一点
- 政府治理的转型
- 周黎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 经过改革开放,经历全球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中国经济一体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让全球各个角落紧密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