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巨头要敢于在新世界里建立自己的新城堡,而不是在旧的世界里危房改造
现在全球和中国经济虽然回暖,但复苏基础并不牢固,经济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面临压力,腐败及恐怖主义猖獗也敦促着新国际规则的形成
金融改革必须以回归本源为根本,而本源是服务实体经济
城市带崛起,政府和市场力量必不可少,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放权让利迫在眉睫
未来城市一定要有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一定要以人为本,让人民有获得感,让老百姓有满意度,新兴技术的红利要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
“我们从目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不过是在中国贫困地区开展儿童发展干预的着眼点、路径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
如果医疗体制改革、医院系统改革依然是药价加成,实行计划经济方式管理,会抵销未来药品改革得到的一系列红利
不能变的既定目标碰上变化了的环境,怎么办?最主要的就是思想的解放、理念的变革
要用发展任务倒逼改革;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不改革,更大的危险在于改革往后退,应该旗帜鲜明地对否定市场化方向改革的言论予以抵制;要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目前用一些短期政策防止爆发系统性危机仍然是必要的,但根本之策在于从供给方面要提高效率
技术转让、要素转移、管理加强在经济转型中都比较重要
金融创新从根本上讲是个人、企业的事情。政府应该做的是维护金融稳定,并拿出足够的勇气和诚意让企业、个人能够创新
当前中国有一个危险的情况,就是科学成果的评价既不靠同行,也不靠市场,而是靠国家,看谁的牌子大、谁和主管部门关系好、谁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用外行和国家机器来引导科技,这是很危险的
改革规划落地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鼓励底层大胆闯、大胆试做得不足,结果往往是一些改革陷于争论,裹足不前
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一般认为这对中国经济负面威胁极大,包括工作人口占比减少导致经济放缓、社会储蓄率呈阶梯式下降、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等等。但在讨论中,也有业界人士从中国劳动力结构出发,阐述了不同的观点
以前春天雾霾太重,缘自政府机构对体育各种资源的控制。一些优秀的外国赛事的引进,冲散了一些雾霾,但形成的不是体育产业而是体育商业
与会者说,杜润生之所以受到一致敬重,在于杜润生对农民有深深的感情,始终以“让农民富足、过上体面生活”为己任,以及有一整套对内外开放的工作机制和调查方法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改革正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顶层设计要有大格局,具体实施同样需要大格局。艰难困苦已成过去,前路仍然崎岖漫长。希望在前方
政经格局明晰,改革纲领已备,次序初定:承认市场决定性作用,国资国企再改革,金融市场化只待最后一跃,以土地改革再造农村……2020年前这场“全面、深化”改革将重塑中国,全世界都在期待
十八大后的反腐正向纵深扩展,以治标赢得时间。高扬法治,从体制机制上铲除腐败根源,是反腐的治本之道。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何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推进反腐败法治化为突破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2014年提速: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改预算法的决定,新《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9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10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绝不是体制机制的修修补补,更不是扬汤止沸,而是一场关系中国现代化事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疾速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关乎国家治理改革的全局。当前,公众关注的户籍改革、社保改革、教育改革、司法改革、土地制度等多项改革,无不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基础和前提。2014第五届财新峰会组织“财税体制重塑”专场,探讨财税新政对国家治理和经济体系的影响
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已给公众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还会继续影响未来。那么,中国何时能到达环境拐点,即环境停止恶化,走上好转之路?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是一个高目标,若实现,意味着经济大转型,中国进入低碳社会。许多人冀望,中国那时候也能拥有碧空和蓝天。环境拐点何时到来?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智慧尽快越过环境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