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改革》总第415期
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 2021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21-01-01
封面专题 Cover Feature
重建全球信任

《中国改革》第415期
前言Foreword
全球信任的根基
杨哲宇 《中国改革》总编辑
规则是根基。经贸如此,应对气候变化如此,在关乎人类福祉的所有领域均如此
封面Cover
坚持和完善多边主义及其机构、规则与能力
周小川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中国金融学会会长
要在理念上坚持多边主义,要巩固和加强多边机构,完善其机制和能力,要改进多边规则
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怎么走
楼继伟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原部长
如果全球合作抗击疫情都以科学的态度参与规则的制定,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总有利益上的交集,包括对改进全球化机制达成共识、回到互利共赢轨道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苗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
拥抱数字化浪潮,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和普遍的共识
ESG投资在中国迎来历史拐点
陈文辉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
投资者保护了“绿水青山”就能获得“金山银山”,实现社会责任与投资收益的共赢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
殷勇 北京市副市长
一些金融监管的内涵外延还需要进一步界定,一些金融监管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监管的保障需要加强
重建全球信任
曾佳 财新记者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国之间的互信跌至前所未有的低谷,在疫情防控、经济重振、疫苗分配等多重挑战之下,如何扭转全球的信任赤字?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与金融监管
武晓蒙 财新记者
面对疫情冲击,多国政府通过施行财政、货币政策“不计一切代价”救助经济,这将带来何种影响?政策如何退出?如何处理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
封面Cover
解题新基建
叶展旗 财新记者
新基建是一场牵涉国家、企业、社区和个体的全方位数字化变革,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的深度联动,而不仅仅是靠大规模软硬件投资就能够做好的
新冠疫情启示:改革公共卫生体系 实现人民健康优先
张进 财新记者
当前中国虽已控制新冠疫情,但早期疫情暴发仍然值得反思。不仅疾控体系需要改革,公共卫生体系也需要改革
经济Economics
CPTPP的国企规则不是中国加入的障碍
张春霖 财新智库学术委员
CPTPP的国企规则没有要求缔约方把国企私有化,也无意把国企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旨在使国企在国际市场的参与符合公平竞争原则
“十四五”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优化与税费制度改革的建议
刘克崮 张斌 姜春力 刘志 刘威
保持宏观税负大体稳定,阶段性微降;平稳降低间接税占比,提高直接税占比;完善地方税体系,提高地方税占比;深入划分央地事责、事权和支出责任;将税费征管能力提升至高效直面所有自然人的水平
地球Planet
王克:碳中和下的低碳城市之路
段靖宇 财新智库实习助理研究员
汪苏 财新智库研究员
一些城市的成功案例表明,高质量经济发展、高水平环境保护和高效率低碳转型,可以是一个互相促进、正相关的关系
随想 Prose
斯捷潘诺娃:我所构想的纪念碑早已落成
夏榆 作家
如何对待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就变得极其重要。既检验人的智识和良知,更检验人的道义
祖父卢作孚留给社会的遗产
卢晓蓉 作家、文学评论家
“他是一个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要求的企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治理Governance
个人信息保护是数字经济的底线
龙卫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没有个人信息保护,数字经济就是获得再大的经济效益也没有意义,因为牺牲了个人。个人信息保护应当与数字经济正向互动,发挥双重保障效应
强化董事信托责任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举措
尹中余 联储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
朱俊生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
任何董事都必须代表公司整体利益,不能仅代表选派自己的单一股东利益
智慧城市需要共建共治共享——访智慧城市联盟秘书长郑明媚
张兰太 财新记者
政府、企业、公众都应该成为智慧城市的主人。回到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我们希望助推城市治理现代化,这本身是需要大家来共建共治共享的,重在这个“共”字
研报集纳Reports Hub
面向“碳中和”:“十四五”需要怎样的新增长路径?
汪苏 财新智库研究员
一场“脱碳”引领的社会、经济大调整,已经开始
面向“碳中和”:中国城市迎来低碳大考
汪苏 财新智库研究员
段靖宇 财新智库实习助理研究员
低碳约束下的新竞争,或令城市迎来再次洗牌的机会
美国预期重返《巴黎协定》 “碳中和”将迎来世纪博弈
柴麒敏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
“碳中和”将成为不远的将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全球性标准,甚至是贸易和投资进入的“门槛”,并有可能因应形成“基于新规则的国际秩序”
重建全球经济,“绿色复苏”知易行难
刘虹桥 财新智库特约作者
气候危机迫近,疫后重建,能否避免重蹈“棕色复苏”的覆辙,实现经济、气候、环境、社会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