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特朗普为何急与中国谈判

特朗普为何急与中国谈判

2025年07月02日

债务和通胀是影响特朗普决策的两大因素。现在的重点不是再去推动关税下降或者贸易自由化,而是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包括各个国家国内规制的协调是更重要、更优先的一个工作

怎样看待老年人就业

怎样看待老年人就业

2025年07月02日

关于老年人就业问题,社会上仍存一定争论。厘清争论背后的逻辑,有利于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政策导向和内涵

如何应对低生育率:中国特征与海外经验

如何应对低生育率:中国特征与海外经验

2025年07月02日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家庭观念和社会结构独具特色,这使得中国生育类支持政策在借鉴海外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本土实际

【财新时间】温拓思:信心正在重建 消费仍需提振

【财新时间】温拓思:信心正在重建 消费仍需提振

2025年05月12日

国际投资者正在重拾对中国的兴趣。重建信心需要时间,但这一进程已经开始

【财新时间】美国经济面对的最大挑战是美国政府——访渣打全球研究部主管埃里克·罗伯森

【财新时间】美国经济面对的最大挑战是美国政府——访渣打全球研究部主管埃里克·罗伯森

2025年05月12日

“特朗普将会面临更多增加财政刺激的压力,他无法容忍美国出现衰退。”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策略师埃里克·罗伯森(Eric Robertsen)说,但是,特朗普新一轮减税对经济的净刺激效果是不确定的

“稳就业”的抓手何在

“稳就业”的抓手何在

2025年05月12日

稳就业供需两端均需加力,需求端或在加大;对服务业支持,供给端或在缓解技能不匹配问题

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2025年05月12日

AI竞争并非简单的“后发追赶”与“先发垄断”之争,而是规模优势与技术创新交织的博弈。在AI赛道上,规模奠定基础,创新决出高下

与时俱进营造更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2025年首场“中改圆桌”综述

与时俱进营造更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2025年首场“中改圆桌”综述

2025年05月12日

中国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重要的是要加强产权保护,并通过完善政策制定程序与执行机制,建立稳定的法治保障环境,保持政策预期的一致性

吴敬琏:德国学界关于经济学未来的大辩论值得关注

吴敬琏:德国学界关于经济学未来的大辩论值得关注

2025年05月12日

这场大辩论不仅与学术有关,而且关系到德国乃至世界的未来

美国制造业回流与中国应对

美国制造业回流与中国应对

2025年03月11日

面对美国的关税、产业补贴政策对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冲击,中国要高度重视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长期性,制定针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长期策略

【财新时间】帕斯卡尔·拉米:全球化趋势从未消退

【财新时间】帕斯卡尔·拉米:全球化趋势从未消退

2025年03月11日

全球化的主要路径是增加贸易总额,而现在全球的贸易总额仍在增加,所以,我们仍处于全球化当中。出于多种原因,全球化的速度在放缓,其中有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有地缘政治的影响

2025年东南亚经济展望

2025年东南亚经济展望

2025年03月11日

东南亚经济体在新的全球格局中更加重要,其过去数年的经济表现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2025年继续看好其经济表现

进一步稳定物价之策

进一步稳定物价之策

2025年03月11日

过去几个月,中国物价在部分领域已显露出企稳的迹象,但稳定物价的任务依然艰巨

人工智能大模型怎样助力中国经济

人工智能大模型怎样助力中国经济

2025年03月11日

在经济活动决策中,企业可以在各类人工智能模型基础上结合语言大模型的方式,形成各种“新质生产力”,但也要客观评估,防止陷入硬上大模型的形式主义做法

释放银发消费巨大潜力

释放银发消费巨大潜力

2025年03月11日

建议“十五五”时期,进一步细化银发经济发展促进举措,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创造供需匹配的制度环境,挖掘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利率长期走势再思考

利率长期走势再思考

2025年03月11日

考虑到短期债市对长期逻辑和降息预期的透支,有必要重新审视利率长期走势的逻辑,并对后续债市走势给出新的判断

如何提升小微实体的信心

如何提升小微实体的信心

2025年03月11日

对路的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小微企业的信心。当前小微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市场需求疲软

顺应城乡融合 变革土地制度

顺应城乡融合 变革土地制度

2025年03月11日

城乡连续体意味着,城乡之间不再是以往乡村供给城市生产要素、城市供给乡村生产生活用品的单向流动方式,而是双向流动,也意味着城乡相互依赖,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经济、社会也在互动

农业保险应恪守市场原则

农业保险应恪守市场原则

2025年01月13日

农业保险的发展应当在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下,顺应经济规律,按照《农业保险条例》和《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的基本原则实施

“加关税”如何影响中国出口

“加关税”如何影响中国出口

2025年01月13日

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容易出现“抢出口”的现象,同时,美国制造业回流等美国国内需求的变化也会对“抢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化债之后与“特朗普冲击”:2025年中国经济展望

化债之后与“特朗普冲击”:2025年中国经济展望

2025年01月13日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仍应“以我为主”,通过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稳定经济后,汇率、债务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政策应靠前发力,走在预期前面

把制度研究引向深处

把制度研究引向深处

2024年11月15日

在对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实证方法和历史分析确使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更为深入之处,不过,很难说这是新方法带给他们的优势,还是对历史和理论逻辑的深刻洞察之所得

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

2024年11月15日

当我们讨论印度是否能成为制造业强国时,我们并不是指印度要取代或即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个难度较大。真正的问题是印度经济是否有未来支撑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本面,像中国自本世纪初以来那样提升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

为何要重视莱特希泽的贸易理念

为何要重视莱特希泽的贸易理念

2024年11月15日

莱特希泽所主张的贸易政策方向,是一种反自由贸易、逆全球化的方向。但是,其阐述的理念和政策主张值得重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与特朗普的共识,而且在民主党内也不乏支持者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

2024年11月14日

从20世纪80年代起,张卓元就被称为中国经济学界的“稳健派”。他一直主张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强调经济发展和改革要稳中求进,同时应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以改革促进经济稳定和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