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改革》总第442期
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 2025年第4期 出版日期:2025-07-01
封面专题 Cover Feature
着力解决养老急难愁盼
《中国改革》第442期
前言Foreword
说说“急难愁盼”
文|杨哲宇 《中国改革》总编辑
对于长期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应当着力探究其深层次、多方面原因
经济Economics
如何应对低生育率:中国特征与海外经验
赵伟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侯倩楠 申万宏源研究宏观分析师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家庭观念和社会结构独具特色,这使得中国生育类支持政策在借鉴海外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本土实际
怎样看待老年人就业
纪竞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关于老年人就业问题,社会上仍存一定争论。厘清争论背后的逻辑,有利于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政策导向和内涵
特朗普为何急与中国谈判
屠新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对外贸易专家
债务和通胀是影响特朗普决策的两大因素。现在的重点不是再去推动关税下降或者贸易自由化,而是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包括各个国家国内规制的协调是更重要、更优先的一个工作
治理Economics
新科技发展给法治带来哪些挑战——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龙卫球
文|财新《中国改革》 周东旭
科技和法律的关系正在进入新的阶段,这也就需要确立新的关于科技的法治认识论
科学智能:一条崭新的起跑线
史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未来的科研,将从高度依赖科学家的“作坊”,走向AI自主完成科学发现的平台。这一转变可能会锁死后发国家的赶超,却也是中国制造突破“卡脖子”和科研转化瓶颈的机遇所在
治理Governance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断保情况及政策建议
房连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
在经济增速下行情况下出现的断保断缴情况值得高度重视,因为这不仅影响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还可能削弱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需要从完善制度设计、优化征缴方式、加强政策宣传等多方面综合施策,确保社会保障体系健康稳定运行,保护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问题应对
张盈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去雇主化”劳动者和“零工化”就业群体从劳动力市场边缘逐步走入核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上越来越重要的劳动者队伍。匹配传统用工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箭在弦上
人工智能赋能技术估值
傅晓岚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
傅晓青 澳门大学教授
AI赋能技术估值不仅是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积分体系的有力补充,更是推进科技金融开放生态建设,推动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金融强国”的有效路径
史通History
也谈清代早中期海洋贸易问题
王明远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研究员
清朝的限制对外贸易是客观事实,是个历史悲剧
天下Global Vision
加西亚遣送案:特朗普政府与法律的较量
张春霖 财新智库学术委员和《比较》编委,世界银行金融、竞争力和创新全球业务部前主任专家(私营部门发展)
该案可以看作是对美国政治体制的一次压力测试,司法部门成为制衡特朗普权力的最后一道防线
向四方开放:转型中的乌兹别克斯坦
文|财新《中国改革》 徐和谦
乌兹别克斯坦近年来种种对外开放、倒逼国内改革和拥抱新技术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每一项都让来自中国的观察者感到熟悉
WHO过“紧日子”
文|财新《中国改革》 杨玉琪 徐路易
学界有声音指出,美国退群危机不仅在于资金缺口本身,更暴露出WHO主要依赖自愿捐资的筹资机制脆弱性。而在新冠大流行之后,关于WHO职能与作用发挥的讨论,此次危机中被再次激化
随想Prose
“这一个”书生 ——读《千帆过尽一书生:郭琦口述历史》随感
文|杨哲宇 《中国改革》总编辑
谈到上世纪80年代的高校改革者,今人常常对刘道玉、罗征启、朱九思等拓荒者赞不绝口。读过这本自述,公正的读者会得出结论:这个行列里,不应忽略郭琦的身影
车明泽的生命关怀疗愈路
文|财新《中国改革》 杜珂
想疗愈自己,车明泽走上了陪伴老人、安宁疗护之路,最终发现,疗愈别人和疗愈自己是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