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萧瀚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当代著名思想家金观涛、刘青峰伉俪曾在他们1984年出版的《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一书中提出中国古代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及其周期性震荡回归稳态假说,解释自秦以来中国两千年的王朝历史。此后,虽然历史学界主流迄今并未完全接受这一假说,却也并没有出现更让人信服的宏观假说体系。
金刘命题无疑给人们思考历史与现实增加了新的思想养分,从这一历史哲学中可以引申出大量新的命题。在长达2100多年的历史中,几乎每个国祚超过百年以上的朝代,都可以见到相似的王朝轨迹,例如,王朝初期的休养生息,王朝中期的瞎折腾、抑兼并、自我改革,王朝晚期的经济虚假繁荣、王朝末期的横征暴敛⋯⋯王朝轨迹中不同王朝每个阶段的具体做法虽然有诸多差异,但大体上依然是相似的。
由盛转衰周期率
两汉418年(西汉210年、新莽15年、东汉195年)、唐朝289年、宋代319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因其不同于被中断的两汉,应当合计319年)、明代276年、清代268年,国祚超过200年以上的这五大朝代,他们的兴衰轨迹最能代表皇权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结构。这些朝代经历了类似的兴衰轨迹,从建政初期的休养生息到帝国中期的内外折腾,再到随后的衰落,回光返照式的晚期虚假繁荣,及至最后的内外交困与崩溃,都有着极大的历史镜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