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大流行病时期的伦理、政策与社会问题

来源于 财新《中国改革》 2022年第3期 出版日期 2022年05月01日
要从专注于医疗等纯技术规范和指南,逐步转向拓宽政策和伦理指南的内容覆盖范围,完善相关的伦理指南和规范体系,并增强各类指南信息和文本的公众可及性
1918年,美国芝加哥,西班牙大流感期间,官员们戴着口罩对街道清洁工进行检查。

  文丨贾平
  公共卫生治理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美国海斯廷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Fellow

  自16世纪以来,全世界平均每个世纪都要经历三次大流行病的冲击,疫情间的时间间隔大约是10—50年。其中,鼠疫和天花是最为凶恶的“杀手”,它们分别侵袭了人类达数千年之久。

  以鼠疫为例,公元541年暴发的“君士坦丁堡鼠疫”杀死了拜占庭帝国首都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随后的短短几年间,导致欧亚大陆大约1亿人死亡,并持续肆虐到了公元8世纪。暴发于1347年克里米亚半岛的“黑死病”(腺鼠疫),在短时间内也导致了近1亿人的死亡。作为14世纪“黑死病”的延续,1665—1666年伦敦大瘟疫,曾杀死了伦敦城五分之一的人口。1894年的全球第三波鼠疫大流行,则持续到了1959年前后,造成全球各地约1500万人死亡。此后,全球各地仍不时出现零星的鼠疫案例。

版面编辑:李东昊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