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创新与仿制的平衡

2020年03月18日第2/3期
通过创新填补临床空白、仿制实现临床替代,是中国医药健康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专利期限补偿制度,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与仿制平衡发展是大势所趋

  宋瑞霖|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中国药科大学医药管理与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胡元佳|澳门大学副教授

  经过23个月的艰苦谈判,北京时间2020年1月16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终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该协议第1.12条:“双方应规定延长专利有效期以补偿专利授权或药品上市审批过程中的不合理延迟。”这一条再次使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在中国已不是新话题。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第十七条就明确提出“开展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试点。选择部分新药开展试点,对因临床试验和审评审批延误上市的时间,给予适当专利期限补偿”;2019年新版《药品管理法》立法过程中,曾认真讨论过是否纳入专利链接和专利期补偿制度,但最终未能写入。据了解,有关方面对建立这一制度还心存疑虑、意见不一,担心建立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可能会推迟仿制药上市,增加医药开支,有损本土仿制药企利益。然而,赞同者认为,该制度促进了创新药研发,有利于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医药产业发展。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创新与仿制的平衡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创新与仿制的平衡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李东昊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最新财新周刊|奢侈品寒潮

2025年04月13日

权威专家:宏观政策还有充足空间 按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

2025年04月13日

华北局地刮15级强阵风 北方沙尘南下影响海南岛

2025年04月13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12日

3月新增信贷、社融均好于市场预期 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

2025年04月13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