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改革》总第444期
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 2025年第6期 出版日期:2025-11-01
封面专题 Cover Feature
农村养老补短板
《中国改革》第444期
前言Foreword
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文|杨哲宇 《中国改革》总编辑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Economics
办好自己的事,为国际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易纲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
中国在参与国际经贸和金融体系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市场机制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虚心学习的态度
深化债券市场改革的若干建议
刘凡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委员
对标国际有效实践,深化中国债券市场改革,将进一步提高境内外投资人参与积极性,从而增强人民币的储备和融资功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摇摇欲坠的美联储独立性
文|财新《中国改革》 王晶
对金融市场来说,美联储独立性如此重要,以至于很多分析人士称,这几乎是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基石
从补贴与竞争的角度看“内卷”
芦哲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下行以及“反内卷”规范地方政府补贴、消费税改革等推进,地方政府将从“逐底竞争”转向“逐顶竞争”
经济Economics
服务企业出海,商业银行需要做什么
张明生 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跨境投行处总经理助理
随着企业出海逐步走深走实,其金融服务需求也从传统的境内贷款需求向境内+境外、融资+融智、直接+间接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过渡,全球化、综合化和专业化要求显著提升
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美国财政风险与跨境资本流动
黄天宇 华夏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
邓文硕 华夏理财ESG与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
中国银行业应全面统筹机遇与挑战,积极调整业务与战略布局,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汇率与利率风险管理策略,确保银行经营稳健性与可持续性
河南调研:劳工市场结构如何优化
李伟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副院长
河南是人口大省,可率先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即在不减少普通本科教育资源的前提下,较大规模地扩充专精职业本科教育投入
【财新时间】彭文生:规模经济如何定义中国未来?
王力为|采访
彭文生|嘉宾、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尚蔚然|编导
规模经济是中国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个经济增长点
史通 History
吴庆瑞为中国改革开放建言
文|财新《中国改革》 王克柔 发自北京,李昕 发自新加坡
从1985年起,吴庆瑞在五年间担任中国沿海地带发展的经济顾问和旅游顾问,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发展建言献策
天下Global Vision
重要的是“一起做具体的事”——专访英国新任驻华大使魏磊
文|财新《中国改革》 王力为
在贸易投资、气候能源、教育科技等众多领域,中英间“有太多可讨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有太多事可以做”
查理·柯克事件对美国政治的冲击
张军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教授
马秀莲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他在美国共和党党内建立起来的影响力,几乎仅次于特朗普本人。他个人的影响力有多大,他死后的冲击波也有多大
随想Prose
人类学博士刘源:做公益是件很“好玩”的事
文|财新《中国改革》 杜珂
持续捕捉学术最初的原动力:理解人类的复杂性,尊重人类应对环境的多样智慧,在现实和行动中将所学所得应用起来,传递给行动者、回馈给社会,做出更具有生命感的贡献
是什么影响了日本人的创业精神?
理查德·卡茨 卡内基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前高级研究员、《东洋经济周刊》特约记者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日本,证据似乎都很充分,即经济和政治状况而不是本国文化,才是决定创业率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启动中美法律交流的“中国通”
虞平 纽约大学法学院原资深研究员
他们热衷于改善和维护中美关系,虽然也不乏对中国的批评,但是强烈认同中国,极大地影响了美国过去数十年对华政策的形成,促进了民间对中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