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数据波动、增长乏力,在过去一段时间不断引发关于这一轮增长放缓是周期性还是结构性的争论。其中的政策含义大相径庭:周期性的下滑需要政策刺激来提升总需求,而结构性下滑通过需求管理政策却很难逆转。不少认为经济正处于结构性下滑的人,考虑人口老龄化影响、生产率下降和投资的放缓,因而对政策所能够起到的作用相对悲观。的确,如果潜在增长率也已放缓,就不必对实际经济增长的下滑过于忧心。但是,如果这种看法不对,则政策不作为的风险就很大。持续的负产出缺口,也就是实际经济增长长期低于潜在增长水平,会打击市场信心、贬损劳动技能价值和拖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于低潜在增长率的担心越有可能演化成现实。在我国目前所处的这样一个时点,即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服务业增长崭露头角的阶段,对于潜在增长率的探究怎么强调都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