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地方财政该向何处积极

来源于 财新《中国改革》 2022年第6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01日
是时候转变地方政府的积极方向了,从经济拉动型财政转向社会托底型财政应当是个必然的方向,但目前来看,相关的制度设计有所滞后
2022年6月2日,河南洛阳,航拍新安县仓头镇光伏基地。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要保持在每年上万亿元之上,才能对冲能源转型的拖累作用。

  文|张林

  某评级机构高级研究员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使用的概念来看,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24年里,中国从未实施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除了2005年至2008年上半年的稳健性政策,其余皆以积极性的财政扩张为总基调。地方政府也倾向于通过积极财政来获取经济政绩,从而形成各地争相拉动经济增长的激励。这些事实说明,中国财政体制特别是地方财政体制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但是,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当前地方财政的拉动经济增长功能却在加速衰减,这或许意味着,政府公共治理的逻辑将不得不出现较大的调整与变化。

地方财政收入大缩水

  今年,全国财政的缩水幅度历史少见,至少从分税制改革以来,全国财政实际收入规模从未如此大幅偏离财政预算,其中,地方政府的实际财政收入规模,或相较年初的预算安排缩水约1.6万亿元,约占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

版面编辑:李东昊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