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正本清源审视“石油美元”

2025年01月01日第01期
要颠覆、替代或改进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需要出现一个至少比肩美元的货币。新的挑战者要能够做到如美国这般在目前内向型经济的基础上,满足周围国家的贸易需求
news 原图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26日,叙利亚卡米什利,一辆美军越野车经过石油钻井。图:视觉中国

  文|于杰
  国际货币史研究者

  1979年初,邓小平访美。

  1978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曾被称为“美帝国主义走狗”的新加坡。其时,西德早已经完成战后西方经济复苏中的第一个奇迹,日本GDP则在1968年超越西德,位居西方阵营第二。邓小平访日时,正值西方国家讨论“日本经济奇迹”、酝酿着后来学者所称“日本第一”的当口。先进工业化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要求决策者思考这种变化的原因。

  不过,1979年前后,恰是西方,特别是美国,经济形势处于低谷之时。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的滞胀还在持续,第二次石油危机已在路上,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公开表示“美国公众没了信心”。美国双赤字攀升,美元遭遇了20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代表美国参加中美建交美国驻华大使馆开馆仪式并同中国商讨第一个双边贸易协议的传奇财政部长布卢门撒尔曾急赴沙特,劝后者继续将“石油美元”回流美国,购买美国国债、维护美元汇率稳定。1978年,在波恩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美国希望西德、日本能共同发挥“西方经济火车头”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后两者继续靠向美国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