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总第440期
知识产权·科技创新·AI时代
出版日期:2025-03-01
《中国改革》2025年第2期
导读
近年来,人工智能蓬勃兴起,使知识产权功能凸显,也给知识产权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反过来,知识产权保护健全与否,也将深刻影响一个国家人工智能的发展。

前言

AI时代的知识产权

人工智能构成对现有知识产权理论的挑战;反过来,知识产权保护健全与否,也将深刻影响一个国家人工智能的发展

(0)

封面

知识产权·科技创新·AI时代

(0)
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郭禾(上)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0)
知识产权如何回应科技发展和现实需求——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郭禾(下)

把创新放在社会发展理念的第一位,体现在知识产权领域就是要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而真正的创新主体就是市场中的企业

(0)
中国知识产权大事记

(0)

经济

顺应城乡融合 变革土地制度

城乡连续体意味着,城乡之间不再是以往乡村供给城市生产要素、城市供给乡村生产生活用品的单向流动方式,而是双向流动,也意味着城乡相互依赖,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经济、社会也在互动

(0)
利率长期走势再思考

考虑到短期债市对长期逻辑和降息预期的透支,有必要重新审视利率长期走势的逻辑,并对后续债市走势给出新的判断

(0)
人工智能大模型怎样助力中国经济

在经济活动决策中,企业可以在各类人工智能模型基础上结合语言大模型的方式,形成各种“新质生产力”,但也要客观评估,防止陷入硬上大模型的形式主义做法

(0)
进一步稳定物价之策

过去几个月,中国物价在部分领域已显露出企稳的迹象,但稳定物价的任务依然艰巨

(0)
如何提升小微实体的信心

对路的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小微企业的信心。当前小微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市场需求疲软

(0)
释放银发消费巨大潜力

建议“十五五”时期,进一步细化银发经济发展促进举措,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创造供需匹配的制度环境,挖掘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0)
【财新时间】帕斯卡尔·拉米:全球化趋势从未消退

全球化的主要路径是增加贸易总额,而现在全球的贸易总额仍在增加,所以,我们仍处于全球化当中。出于多种原因,全球化的速度在放缓,其中有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有地缘政治的影响

(0)
美国制造业回流与中国应对

面对美国的关税、产业补贴政策对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冲击,中国要高度重视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长期性,制定针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长期策略

(0)
2025年东南亚经济展望

东南亚经济体在新的全球格局中更加重要,其过去数年的经济表现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2025年继续看好其经济表现

(0)

治理

推动3C制造业零工可持续成长

3C制造业的用工需求,催生出一种以“高新技术+零工”为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出口导向制造业新型生产模式

(0)
自动驾驶地方立法先行的北京经验

从鼓励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新兴事物发展角度,更宜通过地方立法引领推动先行先试,而非在国家立法层面统一规范,进而在我国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发展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立法的协同

(0)
“两高”袭警新规的解析

此次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袭警罪的司法解释回应了这些年法律适用中争议集中的问题,体现了保障执法权威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

(0)

天下

大选之后,德国的选择

眼下德国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难民问题,不是俄乌战争问题,而是经济衰退问题

(0)

随想

努乔马雕像背后

每一个非洲革命领袖,因时因势也因其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0)
熙丰变法:超前的系统性改革

熙丰变法尤其熙宁变法在中国改革史上具有空前的系统性特征——孤立看很普通的政策,系统看却可能举足轻重

(0)
未来税收的超越

技术的飞速进步则会让过去的人们深感震惊,它将给税收活动带来何种影响,我们今天依然难以估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