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前景如何,是国人关注的焦点。在中国抗疫政策优化、疫情达峰之后,这一问题自然牵动人心。
前言
- 信心从哪里来?
-
承诺和誓言的效力会边际递减。信心如何,取决于今后的改革进展和政策导向
(0)
封面报道
- 中江举帆待潮生:2023中国经济展望
-
(0)
- 中江举帆:2023年中国经济展望
-
展望2023年,中国有必要设置较高的GDP增速目标,“5.5%”将更有助于提振信心
(0)
- 重要的是恢复信心和正常经济秩序
-
二十大已经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落实这些部署,中国经济当能走出困境,再现辉煌
(0)
- 中国经济崎岖的复苏之路
-
2023年经济复苏几乎是确定的事件,但要充分预见到经济重启的艰难和2023年复苏之路的坎坷
(0)
经济
- 疫后消费:海外经验和中国路径
-
预计中国疫后消费呈现结构分化,或迎来三阶段修复梯度
(0)
- 预期管理重在政策的确定性——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
-
要想解决政策不确定性,就必须要明确方向,坚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好好搞经济、谋发展。同时,要管控好国际关系,朋友越多越好,尽量控制分歧和冲突
(0)
- “劳动群众共有制”探讨
-
“劳动群众共有制”既保证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又实现了收益分配的“个人所有”,能在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同时,使社会主义公有制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0)
- 协同推进减碳和共富的一个基准政策框架
-
这一框架包括排放权的使用端和来源端的综合性安排。排放权使用端采取“配额+交易”而非碳税,来源端是公平界定到个人的排放权
(0)
- 美国GDP虚高吗?
-
经济总量的比较已经不是国家竞争的关键,制造业才是核心问题。谁能抢占制造业制高点,不断推进产业升级,谁就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0)
治理
- 疫情再唤健康“守门人”
-
深化医改要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治本的办法是改革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改革以药养医的体制,实现医药分开,突破口就是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0)
- 沈岿:如何构建一个开放反思型法治政府
-
法治政府不可能是一个不会犯错的完美政府,但可以是一个开放地接受反思、进行检讨、改正错误的政府。这就需要建构和完善包括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监察监督、媒体监督等在内的反思体系与过程
(0)
- 邢斌文:《立法法》修正与备案审查制度的完善
-
《立法法》为立法权作出分工和设定“边界”,能够规范公权力,避免立法权滥用
(0)
- 行政行为码的创新与隐忧
-
在行政行为码之外,期待看到更多的制度创新,让权力的运行始终置于阳光之下
(0)
天下
- 统筹发展与安全:俄乌冲突一周年镜鉴
-
俄罗斯陷入今日的困境,本质上还是与其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有关
(0)
- 【财新时间】弥补全球治理的赤字
-
有办法解决或拥有弥补赤字的时间窗口,大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需要相互匹配
(0)
随想
- 现行货币制度有替代选择吗?
-
只有通过正确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公开和政策辩论,我们才能共同解决更加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即我们目前的货币和银行系统是否最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如果没有,应当如何改革
(0)
- 中国土地能养活多少人?
-
提高粮食自给率是 “面子”,保护环境和资源是“里子”。在某种意义上,进口粮食不仅是在进口资源,也是在进口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
(0)
- 常被忽视的肺部疾病
-
基于人类目前对遗传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解,想要迎接肺部疾病的挑战,目前会是史上最好的机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