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总第407期

市场主体“退路”

出版日期:2019-09-01
《中国改革》2019年第5期
导读
中国经济正处在“多期交叠”的时期,在大量新企业进入的同时,大量企业也在退出或者有待退出。

封面报道

市场主体“退路”

(0)
企业退出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实际上确立了企业该退就应退的原则,对企业退出的力度要求也是史无前例的

(0)
保障破产法的市场化、法治化实施

要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关键是要避免、破除破产法实施中的不当行政化及行政干预倾向。必须把握好司法权与行政权各自在破产法实施中的边界

(0)
“僵尸企业”的退出之道

要从源头上解决中国的“僵尸企业”问题,根本之道在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点在于管住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直接干预之手

(0)

前言

谨防“僵尸企业”还魂

市场主体有生有死,经济才会有“创造性毁灭”

(0)

经济

知往见今:中国宽信用的经验与前景

未来,宽信用不会缺席,但会来得更加迟缓、更小幅度。经济底与房地产投资底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异;得益于连续多年的去产能,制造业尽管当前仍感压力,但却是中国经济中最具转型升级机遇的部分

(0)
国企对中国GDP和就业的贡献有多大

估算2017年国有企业在中国GDP中的份额应为23%-28%,在就业中的份额为5%-16%

(0)
双轨价格实践与理论研究探源——对王小鲁意见的补充意见

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几代人的接力赛,恐并不为过

(0)
如何跳出“堰塞湖”轮回

“堰塞湖”是证券发行制度改革过程中,制衡力量未到位、政策预期不确定所投下的阴影。堵、疏方法得当,才能跳出历史的轮回,修成中国模式“注册制”的正果

(0)
财新时间|王建宙谈5G:如何迎来远大前景

如果在操作系统上面没有升级、没有一个大变化,5G在功能上就很难超越4G

(0)
地方债务“堵后门”和“开正门”怎么样了

“开正门”获得的资金难以弥补如果隐性债务完全停止增加后的缺口,基建增速总量难以超出预期。但是水利、环境分项仍有投资价值

(0)

治理

个人征信发展需要市场化驱动

中国庞大的消费者市场和活跃的数字经济,需要更多的市场化力量的参与,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中国发展节奏的金融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接轨

(0)
金融科技(FinTech)监管平衡术

相关机构和制度安排确定之后,当务之急是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FinTech监管政策框架

(0)
地方立法权限的困境与走向

只有明确的规则,才具有更强的实效。若不改变地方立法原则性条款、口号性条款过多的现实,法规整体的适用性难以得到提升

(0)
破解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三个重要问题

以人为本,推动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0)
台湾进入长期人口萎缩通道的反思

社会的关注、当局的重视和具体鼓励政策的实施,都没有阻止台湾生育率不断下滑。最新出生数据表明,台湾的超低生育率形势在进一步恶化

(0)
智慧化养老,未来大有可为

中国养老服务的供需缺口十分巨大,智慧养老的服务模式契合了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加之科技发展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未来发展大有可为

(0)
私募股权投资业监管环境已然变化

私募股权投资将对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促进传统行业兼并收购、资产重组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

随想

从“乡土中国”到 “城乡中国”

中国这一轮的乡村转型是由人口出村带来的,这种离开将是“一去不复返”的。正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促成了正在发生的乡村形态变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它将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构筑出全然不同的发展环境

(0)
法国大革命230年祭:司法为何无力遏制系统化暴力

在缺乏强有力的司法系统本应拥有的程序和实质性“安全阀”保护的情况下,当年法国的法官们和法院系统不能、也没有遏制住以“革命正义”之名所行的系统化暴力之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