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第393期

创新引领新经济

出版日期:2017-05-01
《中国改革》2017年第3期
导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仍处于后危机时期的深度调整阶段,此轮调整的核心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新旧动能的切换

封面报道

创新引领新经济

在新科技新产业巨浪涤荡下,跟随战略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盯住和追赶”不足以应对这场新科技新产业的决赛并最终胜出,须有“垂沧海之钓”的韬略,方可获“吞舟大鱼”般的战果

(0)

前言

又到弯道处

不少国人喜谈“弯道超车”,愿望不可谓不美好;却须看到,这需要一系列条件,最重要的则是与新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社会体制

(0)

国是

工业经济“开局良好”问题不少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成效,但更长期的任务是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这需要付出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0)
加大“引进来”的开放力度为“走出去”拓展空间

如果只是对外投资,没有外部资金流入国内,资金的不平衡流动就会带来汇率的不合理。为了创造更大的空间,让企业走出去,收购一些对我们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资产,就要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出售一部分国内资产

(0)

特稿

“一带一路”风云录

“一带一路”的长期、可持续推进,无疑有赖过去三年多来的倡议,以及过去十数年“走出去”经历所提供的镜鉴

(0)

经济

关于新经济,我们知道什么?

中国新经济指数(NEI)发布已满一周年。“抓新放旧”应该是未来政策的主基调。只有新经济变得更加强大,旧经济才有调整的时间和空间

(0)
三大世界城市人口变迁的启示

如果过度依靠行政手段改变城市人口就业结构,借此达到产业“高端化”目标,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会影响城市发展活力的释放

(0)
影子信贷监管影响几何

如果新规实施,可能延缓影子银行产品的增长速度,今年市场利率可能居高不下。融资成本上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但监管收紧或许会增加今年出现信用违约事件的风险

(0)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经济:起伏波动皆有因

中国经济和全球周期的互动,未来将会持续并日益加强

(0)
该谁去杠杆

经济增速下降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增长”,往往会回到以投资来强刺激的老路上,并且伴随着大量金融资源的消耗。去杠杆的“主战场”应该在国有部门,尤其是低效的、严重产能过剩的大型国有企业

(0)
台湾高铁屡陷财务困局的教训

各类PPP模式并不是简单的融资手段,是极其严肃的制度形成过程,任何不确定性都应尽可能置于可控状态

(0)

调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之路

必须从全面改革的视角,提升中等收入者比重

(0)

治理

多角度认识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

目前,政府尚难以做到从诸多中观乃至微观协调的事务中彻底脱身,这也是历史发展连续性的一种表现。经济体制的选择,必然会对经济运行绩效产生影响。综合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外部环境变化、人口结构变动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我国经济运行常态化的关键时期

(0)
民法典分则起草:几家欢喜几家愁

民法典各分编的排序要进行调整,不然会发生“掉头不转身”的体系违反,引起大型扭伤 

(0)
从于欢案透视民间金融

没有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法律举措,我国的民间金融就将永远处于混乱无序、弱肉强食的野蛮状态,类似于欢案这样的纠纷和罪案还会层出不穷

(0)
五部委放权后,大学离“双一流”还有多远?——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

五部委放权后,大学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问题开始破题,但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犹在半途,政府不应过度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校事务

(0)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调整入市:湄潭方案

调整入市的理想模式是,建立交易平台,成立股份公司联合入市,指标使用方和指标产生地共同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0)
仿制药产业治理水平待提升

可以学习泰国等国经验,以艾滋病药物为突破口,在强制许可和仿制方面寻求突破。以此积累知识和经验,为中国仿制药走向世界作准备

(0)
美国与欧盟最新农业补贴政策及启示

欧盟采取脱钩补贴政策以来,成功地解决了生产过剩和巨额补贴问题

(0)

影像

回忆母亲李昭

自从投身于她认可的崇高事业,每个人生阶段她都有自己清楚的工作日记,都能交出一份工作功过账目的明细单

(0)

随想

制度是起作用的

对经济发展或长期经济增长而言,“制度是起作用的”,或者说得极端一点,“唯有制度在起作用”。作为本书的基本命题,在过去多年间已为越来越多的经验和理论所证实或支持,特别是得到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强力验证

(0)